讓高質的電視產業發光發亮

2013 年 11 月 06 日

作者︰梁偉峯先生  

香港由百多年前的漁港變成今天全球舉足輕重的國際大都會,成功之處在於香港人擁有堅毅的意志,能夠默默耕耘的付出,抱著不怨天、不尤人的「獅子山下精神」,大多數香港人素來都是沉默,經過辛勞的一天工作後,只想回家跟家人共聚天倫,享受數小時的電視節目,這亦解釋到為何在七、八十年代產生了眾多膾炙人口電視劇的原因。隨著社會的進步,觀眾的口味亦有所提昇,渴求更高質素的電視節目相信是無可厚非,但近日增發免費電視牌照風波不單反映了政府掌握不到民情,更喚醒了這些沉默多年的香港人,他們對電視節目質素的要求,期望特區政府能夠給市民有更多選擇 。

特首梁振英常說「民生無小事」,而電視娛樂絕對是民生議題,皆因娛樂帶來歡樂,驅走怨氣。相信不少市民跟筆者想法一樣,對政府今次的決定真是大惑不解,明明能夠輕易地帶給7百萬市民歡樂,但偏偏選擇了一條至少12萬人不喜歡的決定,事件已經受到國際關注,長此下去,將會令到特區政府、市民和整個香港都變成「輸家」。

特區政府素來號稱重視「創新科技」的發展,而娛樂產業包括電視節目的創作正包含創新科技的元素,大家要明白新世代的電視數碼廣播已經不是單單局限在電視機數十吋的框架裡,而是配合新媒體的科技,是次風波不單止為市民帶來更少的選擇,更重創那些「創作人」的心血和士氣,令未來有興趣加入行業的年青人卻步。「創新」是需要靠「新思維」,而「新思維」需要靠「衝擊」,而「衝擊」的其中一個動力來源便需要靠「競爭」,全靠市場競爭才令大家在七、八十年代有這麼多膾炙人口的電視劇,但隨著「一台獨大」的現象出現後,值得「回味無窮」的電視劇已經寥寥可數。

多年來「電視」這個媒體一直擔當重要的角色,在娛樂方面帶給市民歡樂,從而製做祥和;在教育方面亦擔當重要的角色,勵志的劇情能夠激勵人心,令市民更積極地面對逆境,而特區政府政策的宣傳和推廣都需要依賴電視渠道,開辦更多些免費電視台及頻道變相提昇「滲透率」,有助未來特區政府的施政。

總結,筆者期望特區政府能夠重新考慮是次增發牌照的決定,不管早前的決定是基於哪種原因,民意很清晰地反映他們的意願,有這麼多市民的支持,特區政府還需要擔心甚麼市場飽和的因素嗎?一切留待市場自然的發展,讓各競爭者發揮其策略,帶給市民更高質素的節目,而結果未必是「汰弱留強」,可能是「百花齊放」。假若留待法庭去判斷是次事件只能夠做到「公正」,未必能夠達到「公平」和「公道」的效果,而最不幸是「公信力」,可能已經變得「蕩然無存」。

來源:電腦廣場

Copyrights © Savantas.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