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 06 月 07 日
作者︰葉劉淑儀女士 | 來源︰:香港經濟日報
上月筆者兩次到內地參與有關「一帶一路」的活動,一次是率領海上絲綢之路協會訪問廣西,另一次是以香港特區代表團成員身份出席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一帶一路建設項目 成果漸見
「一帶一路」計劃宏大,要聯合多個國家的努力,涉及大量基建項目,故提出之初,很多人抱有懷疑,認為宏願難以落實。「一帶一路」項目投資額大、回報期長、部分地區政局不穩、風險較高,所以不少香港商界人士並不看好。然而,經過這兩次活動後,我發覺雖然「一帶一路」的建設面對重重挑戰,但在3年多之間已陸續取得不少成果。
以廣西為例。廣西地處邊陲,而且接壤一度有武裝衝突的越南,故不是國家在建國之初重點投資的地區,發展較為緩慢。當年國家重點投資於東北重工業,現在這些工業面臨轉型危機。相反,廣西因區域局勢轉趨穩定,可利用與東盟地緣相近、人文相通的優勢,後發先至,在「一帶一路」中發揮關鍵角色。
我這次到廣西,發現不少驚喜。廣西的工業愈來愈先進,例如我參觀了「廣西南南鋁加工有限公司」,這家公司的前身是國企,經改革後,已成為高度現代化的全球第三大鋁業生產製造商,其鋁材不但可用於建築、飛機、高鐵車身等,甚至可用於航天火箭配備。此外,廣西亦已建成紅沙核電廠,第一期已投入運作,及後還有望可輸電到越南、老撾等。
廣西發展快 成中國東盟樞紐
其實自2004年起廣西就每年舉辦「中國——東盟博覽會」,此外還舉行各式論壇,與東盟多國確立了緊密的合作。例如2014年首屆「中國——東盟網路空間論壇」上,中國與緬甸、印尼、馬來西亞等東盟10國達成了共建「中國——東盟資訊港」的倡議,翌年「中國——東盟資訊港基地」正式在廣西南寧落成,隨即規劃建設1個國際海纜登陸站(北部灣)、 2條國際陸纜路綫(由南寧分別經憑祥、東興到達越南), 3條國際通信海纜(觸及東南亞、中東、西非以至西歐),3個重要通信節點,4個雲計算中心(兩個在廣西,另外兩個分別設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建設完成後。廣西將會成為中國——東盟的一個重要資訊樞紐。
我參觀的一個雲計算中心已在進行數據探勘(data mining),例如哪個牌子、哪個型號的手機在內地最暢銷,每分每秒有多少手機信息發出,都可作實時分析,以支援工業、零售、旅遊、物流等業務。這些項目的投資和設施都是國家級水平,現在廣西面對較大的困難是在人才方面,由於省內缺乏頂尖大學,要從全國各地吸引人才,但要吸引這些精英,就先要滿足其生活條件要求,例如子女讀書的安排。
與廣西文化相通 拓東盟商機
「中國——東盟資訊港」對香港很有啟發作用。「一帶一路」以基建先行,大型基建項目必然是由大型國企牽頭,而能參與相關顧問服務的也是跨國大企業,香港人較難參與。不過,香港可用資訊及通訊科技作為切入點,這方面向來是香港的強項,加上其他優勢,例如資訊自由、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以及擁有吸引各地人才的國際化生活環境,有條件發展成為國際數據樞紐, 滙集「一帶一路」沿綫地區的金融貿易資訊。
目前亞投行在總部設立多個數據中心,我們大可爭取亞投行將部分數據中心設於香港,一方面可利用數據支援各行各業,另一方面可為本地人才提供機會。
我在廣西的第二個體會是香港和廣西文化實有很多相通之處:不少人說粵語,南部飲食文化和廣東人接近。香港創業難,是因為租金貴、人工高、市場小,透過加強與廣西和廣東這兩大粵語文化區合作,不但可將粵語文化產品打入兩廣市場,並且可以一同走出去,開拓東盟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