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研香港大灣區定位 捕捉最大機遇

2017 年 08 月 09 日

作者︰葉劉淑儀  |  來源︰:經濟日報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政府報告中特別提到,「要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

事實上,「大灣區」是珠三角發展的延伸和升級版,去年在廣東省和國家的十三五規劃綱要已被提出來。

內地3動力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廣東省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到,要「以粵港澳大灣區為龍頭……將泛珠三角區域打造成為全國改革開放先行區、全國經濟發展重要引擎、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核心區、一帶一路建設重要區域、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先試區。」近幾年國家多項重大戰略,如一帶一路和大灣區,都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舉措。

世界銀行2016年對中等收入的定義是人均GDP介乎1,026至12,475美元。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低收入國家發展到中等收入水平後,長期滯留在這個階段,未能進一步提升,巴西、南非是典型例子。這些國家在發展初期依靠大量廉價勞工進行低增值的製造出口,但隨着經濟增長、工資上漲,失去低成本優勢,若不能轉型至較高增值的產業,就會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有些國家嘗試透過操控滙率、補助受影響行業來維持經濟增長。事實證明這些方法並不奏效。南韓是少數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例子,其策略是加強教育和推動創新,令經濟走向高增值。

隨着經濟總量增加,中國的經濟增幅在過去10年漸漸收窄,自2012年起增長不過8%,於是國外有不少「唱衰」的論調,指中國會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國的確面對類似的挑戰: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靠大量廉價勞動力進行代工生產,依賴外國技術,但基於生活水平上升、人口紅利減少等因素,中國賴以成為世界工廠的低成本優勢漸漸消失,受到越南、柬埔寨等地的挑戰。在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前,不少國企和民企已陸續走出去,向這些地方輸出產能。

早前我到捷克出席中國投資論壇,會上一位清華大學學者指出,我國有三大動力助其跨過中等收入陷阱。第一是內需:國內市場龐大,消費者對保健、娛樂等方面的產品及服務會與日俱增。第二是城市化:2016年中國城鎮化率達到57.35%,並以每年近2%的速度遞增,基建需求不容小覷;第三是服務業:服務業已不只是以前美國人所說frying hamburgers之類的低增值工作,法律、會計等專業服務以至資訊科技服務都是現代服務業的例子,亦是引領經濟向高增值發展的重要環節。

港若閉門造車 勢失樞紐地位

大灣區可在上述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廣州是擁有龐大腹地的省會城市,深圳是創新科技中心,香港是國際化的金融中心,加上澳門作為中葡文化交流平台,若能加強協作,推動大灣區城市群的發展,可望使人均產值追上世界其他灣區城市群。大灣區發展對香港來說既是機遇亦是挑戰。先說挑戰,各城市難免有競爭,多個城市都爭取成為航空、航運樞紐,例如深圳港口的集裝箱吞吐量早已超越香港,去年更在蛇口開郵輪碼頭。即使是香港原有的優勢產業,也不可能一直是獨市生意。盡管在國家金融體系全面開放前,香港在金融服務尚有明顯勢優勢,但內地某些專業服務界別已吸納大量內地及海歸人才,迅速發展。如果香港不參與區域發展,閉門造車,樞紐地位會漸漸被空洞化。

不過,大灣區發展亦為香港帶來市場機遇。近年港商打入內地市場亦有成功個案,例如順豐,以及用AI進行P2P貸款評估、據報已成為本港首家獨角獸公司的WeLab(內地稱「我來貸」)。後者創辦人龍沛智是港人,在史丹福進修,憑藉校友網絡,創業並北上發展,可說是結合香港、內地及海外優勢的成功例子。

一國兩制下,基於兩制的區隔,香港企業和人才進入內地時還是面對一些障礙。香港應趁大灣區發展,推動港人更深入和廣泛地進入內地市場。我創立的匯賢智庫將與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即將合作研究香港的定位,冀做到真正優勢互補,同時維持香港未來的優勢。

Copyrights © Savantas.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