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面臨「發展的弔詭」?

2014 年 01 月 19 日

每年《施政報告》發表前,各政黨總會趕著與特首見面,又或者到政府總部示威,促請政府推出各種改善民生的措施。最多人要求的莫過於為市民提供更多可負擔的房屋,其次還包括加強支援在職貧窮人士,興建更多醫院和老人院、提供更多學前教育資助等等。

訴求多不勝數是意料中事。這一次特首並沒有漠視民意。梁振英在他的第一份《施政報告》主要勾勒出他對香港的願景,並提出經濟政策背後的考慮因素。今年,他一開始就提出具體措施,以支援經濟發展及扶貧、安老、助弱。

梁振英亦把培育青年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施政報告》特別有一章談及提升下一代的教育水平和技能,不同年齡和能力的學生的學習需要都有顧及。儘管《施政報告》沒有提到國際學校學位不足的問題,但是梁振英對於各式各樣的教育訴求,總算作了全面的回應,應記一功。

特首答應提供一百個獎學金,支持本地優異生到世界頂級學府留學,這一點確實值得一提。隨著世界頂級學府取錄的內地和南韓學生越來越多,港生的比例越來越小,這個問題確實需要政府正視。

雖然上述獎學金的效果並非即時可見,但這項措施無疑可助沒錢留學的本地優異生一把。增加公立海外獎學金,可令社會機會更均等。久而久之,這樣的計劃更可為香港培育出一班真正具備全球競爭力的頂級人才。

《施政報告》無可避免遭到一些人批評,例如有些人擔心經常性公共開支急升會造成加稅壓力,也有些人埋怨扶貧紓困措施忽視了中產。不過,自食其力的中產經常都說自己其實不需政府的援助。他們只希望有一個健全的教育制度,以及希望政府懂得自我約束,不胡亂干預經濟。

至於這份《施政報告》最大的缺點,大概就是對於香港在中國及環球瞬息萬變的經濟中如何定位沒有提出整全的願景。文件沒有根本地檢視香港賴以成功的優點,也沒有檢視香港應如何重新定位,以迎接新的挑戰。

當年英國為了貿易併吞香港,此後香港一直憑著貿易蓬勃發展。戰後香港成功轉型為輕工業中心。製造業遷移後,香港現在變成以服務業為主的經濟體,並以中國內地為主要服務對象。

香港向來是自由經濟的典範,連續20年獲傳統基金會評選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系。但是排名第二的新加坡與香港的距離正逐漸收窄,此外還有一個問題至今仍未有答案:究竟小政府及自由放任政策是否仍然切合時宜?

事實上,不論是靠品牌還是科技去提升經濟體的產值,政府都必須更大力地鼓勵研發投資、科學教育,以及企業的科技使用。

可惜, 97前後的歷任政府面對新數碼經濟時,沒有迎難而上促進創新,而選擇了抱殘守缺。因此,香港至今仍然依賴國家的優惠政策來支撐本地經濟。香港也未能繞過發展的瓶頸:土地嚴重短缺,未能應付不斷增長的住屋及基建需求;多個主要行業更面臨勞工不足。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在最近的香港人口政策檢討中說,人口增長並沒有上限。然而,香港就算未發展到極限,也已經高度發展。如果不從郊野公園入手,難有空間作進一步的發展。

香港繼續民主化的同時,公共決策進入了瓶頸:漫長的公眾諮詢議而不決;立法會則不時陷於僵局。

正如古典歷史學家Ian Morris 指出,歷史上偉大的城市和帝國都因「發展的弔詭」而倒下。所謂「發展的弔詭」,就是指過去的成功反而會給將來的發展構成障礙,只有真正的轉型變革才能夠打破這個屏障。

轉型變革是否近在眉睫?香港人可自行判斷。

來源:明報



Copyrights © Savantas.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