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建國際學校 治標不治本

2014 年 02 月 11 日

今年《施政報告》的教育部分可謂巨細無遺,措施包括增加學券資助額、支援基層學生、增加副學士銜接學額、加強職業教育、為少數族裔學生提供應用中文科等等,回應了立法會內各黨的訴求。

學額供求錯配 小學需求多

唯獨是沒有提及國際學校學額不足的問題。

根據教育局於2012年2月向立法會提供的資料,香港有47間國際學校,提供各種海外課程,包括愈來愈受歡迎的國際文憑課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簡稱IB),以及不同國家的課程。本地國際學校在2011/12學年提供了37,000個學額,其中小學學額有20,100個,中學學額有16,900個。

2011年9月就讀國際學校學生共有3.3萬,其實只佔學額總數的89%。為何經常有人投訴國際學校學額不足?

原因之一是學額供求錯配,一些學校剩餘小量學額,另一些學校的學額則嚴重不足。例如說,來港中層管理人員的子女大多年幼,對小學的需求遠高於中學,導致小學學額短缺。

另外,全港只有1間提供特殊教育的國際學校,我早前探視,得知有80多名學生正在輪候。還有,相比使用法、德、日等語的國際學校,用英語教學的國際學校更受歡迎,並且吸引了大批本地生報讀;像漢基這種同時提供優質中文課程的國際學校,能滿足兩文三語的需求,輪候人數就特別多。

此外,國際學校學額的需求近年來確實增加了不少。除了來港海外家庭之外,愈來愈多本地家庭也替子女申請入讀國際學校。教育局在2013年4月向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提交的文件指出,國際小學本地生比率由2001/02學年11.6%增至2011/12學年25.6%,同期中學本地生比率由10.7%增至22.8%。

本地學制不足 互動學習吸引

當局在這份文件承認,本地家長之所以對國際學校趨之若鶩,是因為「被國際學校靈活互動的學習方法所吸引,並且渴望子女有機會提升英語水平」。換言之,不少家長認為本地學制有所不足,未能滿足他們望子成龍的願望。

現在說新高中學制失敗未免言之尚早。不過,中產對本地教育改革失望卻是不爭的事實。我所認識的不少專業人士和公務員都安排子女報讀教IB或GCSE(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課程,放棄了本地課程,用腳對香港學制投下不信任票。

興建國際學校原意是令海外專才可安心帶同家人來港投資或工作。於是有人問:為甚麼國際學校讓本地人報讀?

其實,不少本地中產家庭是從澳洲、新西蘭、加拿大等地回流,持有外國護照,學校難以分辨本地生和非本地生。再者,外國投資者數目時多時少,學校為了維持財政穩定,也有需要取錄本地生。

按政府推算,2016/17學年香港將欠4,203個國際小學學額。現在政府的其中一個解決方法是撥地建校,包括將三所空置校舍改為國際學校,例如計劃把前鴨脷洲聖伯多祿小學校舍改為580個學額的國際學校。問題是:從前聖伯多祿小學服務的是當區學生,他們大多徒步上學,一旦收錄各區國際學生,就需要校車接送,並會有不少學生乘坐私家車,但是該校址位於單程路盡頭,校車掉頭困難,當區的道路也未必能承受新增的私家車流量。

改善本地教育 始治本之策

此外,波老道的港島中學原本打算搬到畢架山林邊地,遭到當區居民抗議,現打算原址擴建,但經費浩大,超過10億元,亦需要解決波老道交通擠塞的問題。

重建或擴建國際學校,難免面對地區規劃問題,曠日彌久,要如期達成並不容易,而且治標不治本。政府固然有需要撥款、撥地支持國際學校重建或擴建,以增加學額供應,但與此同時必須治本,從需求方着手,改善教育,令本地家長安心送子女到本地學校就讀。當然,本地教育制度的問題本身也相當複雜,改革「講易行難」,容後探討。

來源:香港經濟日報

Copyrights © Savantas.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