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 04 月 10 日
幾年來,我一直向教育局投訴兩件事:第一,中史不再是初中獨立必修科,不規定順朝代教,加上通識成為新高中必修科,導致修讀高中世史和中史的學生愈來愈少;第二,2007 年起中文科公開試不再考指定範文,削弱了學生理解古文的能力和對中國文化及傳統價值的認識。
教育局官員給我的標準答案不外是教學內容不宜詳古略今,暗示古代歷史和篇章過於艱深,與現代生活割裂,學生提不起興趣。
我對這種想法不敢苟同。難道香港學生真的這樣缺乏慧根,即使在悉心教導下也不能理解古代史或古文的意義?難道本地教師真的沒有辦法培養學生對歷史的興趣,啟發他們領會經典中亙古不變、放諸四海皆準的道理?
其實是不是考評方法出了問題?我聽過中學生說,現在中史科仍然着重背重點,諸如某某變法的影響五點、某某朝代覆亡六點,難怪學生生厭。雖然考評局指學生不應將中史科文憑試的評卷參考當作標準答案死背,但教師和學生為了應付公開試,難以擺脫背誦「知識點」的教學模式。與其削足適履,刪除有意義的內容,不如檢討考評方法。
當年範文教學的問題亦或多或少源於考評方法。年代久遠的經典篇章是否真的與現代生活割裂?我念中學時用的《中國文選》收錄了不少四書章句。〈論仁、論君子〉摘錄《論語》中有關「仁」和「君子」的言論,如「克己復禮為仁」、「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這些道理至今仍然適用。〈魚與熊掌〉、〈齊人有一妻一妾〉、〈性善論〉等《孟子》篇章中, 「惻隱之心」、「聞其聲,不忍食其肉」等語,不是還經常出現於日常生活嗎?一般認為, 《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於春秋戰國寫成, 後獲北宋二程推崇,到南宋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 「四書」之名才真正出現,並成為必讀的儒家經典。
西方也重視經典。經典篇章在英語稱為classical canons 或canonical texts,例如荷馬史詩、希臘三大悲劇作家的作品、柏拉圖的《理想國》、亞里士多德的《尼各可馬倫理學》,為各大著名學府通識課程必讀篇章。經典的智慧歷久彌新,單是《孟子》已經有許多例子,下篇再談。
來源: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