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在全球競爭力「進退失據」

2014 年 06 月 09 日

若談到全球有關經濟表現的指標,每年都有數個國際知名機構公布相關報告,讓各地政府作為參考及引以為鑒,當中包括經濟學人智庫(EIU)的全球最佳營商環境排名、世界經濟論壇 (World Economic Forum)全球競爭力報告及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早前公布的《2014年全球競爭力年度報告》,不幸地香港在三項關鍵的國際指標可謂「門開三度」,給多年來的宿敵新加坡比下去,成績都比去年差,且有持續下滑的跡象。

首先在經濟學人智庫(EIU)2014全球最佳營商環境排名,新加坡名列第一而香港名列第三,雖然彼此的評分都比往年高,但香港的升幅顯出是力有不逮;而世界經濟論壇(WEF)公布的《全球競爭力報告》中,香港在全球的競爭力排名只排於第7,在瑞士、新加坡、芬蘭、德國、美國及瑞典之後,在亞洲地區內,新加坡的競爭力領先香港在內的其他市場。

至於剛公布的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競爭力報告排名,主要是基於經濟表現、政府效率、企業商業效率及基建設施,分析全球60個經濟體系的經濟表現,該地區創造及維持可讓企業進行良性競爭的良好經濟環境的能力,從而得出排名。美國及瑞士的排名繼續保持在頭兩位,至於區內香港的競爭對手新加坡,今年競爭力排名連跳兩級升上第3,2010年以來再度領先香港。報告顯示香港在商業效率方面由第2位下跌至第3,經濟表現則上升1級至第7,政府效率及基建設施保持第2及第21位不變,而左政府效率的分項中,民生政策及政制框架的排名,繼去年大幅後退後,今年進一步惡化,其中政府決策的排名由18位急跌至25位。

分析更指出新加坡在2011年銳意推出多項吸引外資,吸納新移民措施,尤其是高技術勞工,不斷在有限的空間增加新投資基建,政府鼓勵促進創新,這些都是香港近年所缺乏的,故此筆者和業界亦正為這個原因期望特區政府能夠盡快開拓「創新科技局」,雖然這項決定不能保證是提升香港競爭力的「良方妙藥」,但至少有機會衝擊一些新思維,開拓新的局面,總比原地踏步讓更多地區和城市迎頭趕上。

事實上不少學者及專家均認為香港的主要產業,例如金融和貿易及物流已步向極度成熟階段,要再創高峰根本沒有可能,加上近年中國其他城市有後發先至跡象,不少城市可與其他國家直接進行貿易,導致香港的跳板角色已不復再,「中介人」角色正在逐漸式微,若然特區政府和本港市民不能夠痛定思痛,根治問題的源頭,而更重要是取決於能否成功轉型至知識型經濟體系,發展高增值的產業才是香港未來的出路。

來源:星島日報

Copyrights © Savantas.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