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 06 月 27 日
莎士比亞是舉世公認的劇作天才。Jonah Lehrer 在Imagine 提出,莎士比亞固然有非凡的天分,但他的成就也取決於其身處的環境。 Lehrer 引述統計學家的發現,指出歷史上的天才往往是集中在某一個時空湧現,例如古希臘雅典有很多偉大思想家,文藝復興時代意大利有很多傑出藝術家。中國也一樣,春秋戰國思想家輩出,唐代優秀詩人湧現。由此可見,有了個人天分,還要在合適的環境才能夠發揮。 諾貝爾經濟學家Paul Romer 認為新意念是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知識和意念不會因分享而攤薄,反而會因為分享而產生愈來愈多新意。Romer 指出,有些社會理念特別有助催生其他意念。 他叫一些理念做meta-ideas。Lehrer 認為,莎士比亞所身處的16世紀英國就有幾個重要的meta-ideas。 第一個meta-idea是良性的寬容。伊利沙伯一世放寬了劇作審查,雖然設有負責監管戲劇創作的官員,但極少懲罰「踩界」的作家。第二個meta-idea是適度的知識產權保障,當時英國發展出保護知識產權的措施,激勵更多人創新,同時版權法規還相對寬鬆,劇作家可以互相「抄橋」。第三個是教育普及,教育不再是貴族和神職人員的專利,窮家子弟也可進入學校接受教育,莎士比亞是手套匠的兒子,如果在更早的時代,大概沒有識字的機會。除了莎士比亞之外,這時代的得益者還有劇作家ChristopherMarlowe、詩人Edmund Spenser 等等。 Lehrer 談到現今社會需要的 meta-ideas,首要還是教育。不但要提供教育機會,而且要提供適當的教育模式,鼓勵學生在一個範疇努力不懈地探索,發揮潛能。這個範疇不一定在學術方面,可以是各種技藝。重點是要啟發他們對一件事情維持長久的熱誠,因為創意離不開堅持。 第二是鼓勵不同背景的人雜處。譬如說,一個地方的語言會因跨文化接觸而豐富起來,例如中文「旗艦店」一詞就來自英文的flagship store;港式粵語有很多生動的字詞也源自外語,例如「符碌」(fluke)、「花臣」(fashion)等等。 第三是冒險精神。Lehrer 說以色列創業家經常把chutzpah 掛在口邊,這個字意思就是勇氣。 最後一點是拿揑保障創新成果和鼓勵知識共享之間的分寸。知識產權法例本來是為了保障創作者能夠從創新成果中得益,以鼓勵創新;但如果管得太嚴,反而窒礙了知識的分享和交流。 雖然Imagine 一書被指有錯誤引述及重複舊作的地方,但書中關於激發創意的要訣還是值得一看。
來源: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