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立會亂象 不能只靠主席剪布

2014 年 07 月 09 日

近日立法會內的鬥爭愈演愈烈,拉布之風愈來愈嚴重。 議員在財委會拉布,第一次是為了阻止高鐵項目,由200912月拖至20101月才表決。2012年夏天,黃毓民和陳偉業又先後為阻立法會議席替補方案和新政府架構重組方案而拉布,最終令政府改組計劃泡湯。 201210月今屆立法會就職後,人力和社民連議員連續兩年在審議預算案期間拉布,理由是要求政府向市民派發1萬元及為設立全民退休保障。此外,財委會也因新界東北發展項目而遭拉布,議員提出700多項修訂,未計關於會議規程的提問,單就撥款申請已共發言182次,結果開了7次會,經歷十多節會議,才由吳亮星在一片混亂中付諸表決。 改議事規則 說易行難 拉布之風更蔓延至其他法定小組委員會。在我主持的人事編制小組委員會,梁國雄就開設創新及科技局提出百多個修訂,後來因他入獄,他的修訂不用處理,新職位方得以順利開設。在工務小組委員會,由於泛民議員拉布,而主席盧偉國又不願加開會議,以致21項工程撥款未能在本年度通過。 上星期四,立法會舉行特首答問大會,黃國健問道:立法會「已進入空轉無效的境地」,大量議案積壓,行政長官會如何處理?特首的回應是:立法會的議事和議決,是立法會根據議事規則去做,而非行政機關可以主導。言下之意,解決拉布問題要靠立法會修改議事規則,並非政府的責任。 其實,政府應該知道,修改議事規則說易行難,因為這是立法會本身的事,要由議員提出,但議員提案須經分組點票,而佔地區直選議席大多數的泛民議員為保留拉布這個武器,必會反對,故成功修訂近乎零。 不改議事規則,是否無法剪布?曾鈺成面對預算案拉布,就透過協商和時間管理來剪布。他在議員拉布一段時間後,約見拉布議員解釋情況,指出餘下會期有限,再拉布會影響各民生議題,然後決定限制議員的發言時間。曾主席平日和各黨派議員有商有量,議會上裁決公平公正,因此泛民議員大體上比較接受他的做法。所以說,能否成功剪布,並非只看議事規則,亦視乎會議主席的政治手腕。 政治問題 還須政治解決 想深一層,拉布也源於政治問題。議會少數派拉布,通常是為了阻攔他們反對的政策(例如高鐵項目、新界東北發展)。而政改問題將誘發更多拉布,泛民議員透過拉布,宣洩對特區及中央政府立場的不滿。既然是政治問題,就要用政治手法解決,不能把責任全推到立法會身上。固然,鑑於社會抗爭手法愈趨激烈,立法會主席及秘書處有責任確保會場的保安。但在此之外,政府若要政策獲得通過,並不能過分依賴立法會幫忙。 首先,政府不能依賴立法會主席及各委員會主席用硬權力匆匆剪布,這樣會令泛民議員不服,引發更激烈的抗爭,是為下策。再者,所有議員都要向市民負責,不可能不顧民意地剪布。工務小組委員會主席不願剪布,正是一例。 其次,政府也不能靠建制派議員無條件舉手支持。不論地區直選還是功能組別,議席都得來不易。議員要負政治責任,如果表現不合選民期望,隨時喪失議席,甚或令政治生涯告終,如此一來也無法支持政府。 先取輿論支持 再增黨派溝通 政府推出新界東北發展、三堆一爐、第三條跑道之類的具爭議政策,若要議員贊成,先要爭取受項目影響的人,就個別問題和他們商談,尋求解決方法,並要得到廣大市民和輿論的支持。 若然在社會不認同的情況下強求建制派議員舉手通過,只會令政府和建制派議員雙輸。立法會亂象是當今社會縮影,解鈴還須繫鈴人,政府必須加緊和不同政見的議員溝通,就重大議題取得共識。

來源:經濟日報

Copyrights © Savantas.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