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 07 月 14 日
近年本地社交網絡的發展如雨後春筍,各種議題都出現正反雙方不斷的爭論,本來這就是互聯網的特色,亦是可貴之處,各人都有平等發言的機會,但隨著爭論升級,各式各樣的網絡欺凌亦隨處可見,言論之間充分顯露了彼此有著極不信任的態度。 溝通是建基於「信任」,欠缺互信令所有的討論變得徒然,單向的溝通等同於向互信說不,從而減低信任度,故此,若政府依賴社交網絡去跟市民溝通,便需要開誠布公地將資訊鉅世無遺地分享,從而提升透明度,藉此獲取信任。
早前香港記者協會發表言論自由年報,批評政府以「吹風會」及網誌形式發放訊息,損害新聞自由。記協的統計顯示,今年三至五月,只有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舉行海難調查報告記者會,涉及政策的記者會一個都沒有,三項主要政策僅以「吹風會」形式,以政府消息人士身分發放訊息。在這段期間,政府官員共發表四十九篇網誌、一百六十八次會見傳媒回答問題,而正式的記者會只有二十次,當中大部分是海關和警察的記者會。記協新聞自由小組成員麥燕庭批評,政府的做法損害新聞自由,部分網誌涉及重要消息,包括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曾在網誌提及本港可能出現財赤.但官員只寫網誌令傳媒無機會發問,迴避傳媒及公眾監督發放訊息愈來愈單向,做法不負責任。
筆者暫且不評論特區政府的做法,從資訊科技角度而言,網誌的互動性確實較其他社交網絡少,好處是博客能夠隨意控制網誌的長短及內容,亦可以利用(RSS 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去令其支持者追踪博客的最新文章,但畢竟這個平台的設計未能與支持者作出實時互動的溝通,故此筆者建議特區政府應該積極開拓更有效的社交媒體平台去發表或解釋政策。根據有關學術文獻,市民對政府的信任程度會隨著政府回應市民的效率及資訊的透明度而作出改變。要獲取市民信任便要走入群眾,單靠資訊科技是不可能,然而當互信建立後,資訊科技如社交媒體等平台便成了催化劑,將支持的聲音擴散開去。
來源:星島電腦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