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之道

2014 年 09 月 10 日

每年QS 及上海交通大學的國際大學排名榜出爐,必獲廣泛報道。由於不同的大學排名所用的準則各異,結果因而大相逕庭。各式排名固然有參考價值,然而這些排名已漸漸淪為一些大學的公關宣傳工具。一些大學為了吸引學生、教授和捐款,將提升排名當成頭等大事,似乎忘記了大學的真正使命。

我認為大學的使命一是創造新知識,二是啟發學生的心靈。大學教育應該令學生學會慎思明辨,為社會承擔,同時學懂終身學習,與時並進,適應新環境。

這些使命,香港的大學做到了嗎?以我的母校香港大學為例,這些年來,無疑為香港培養了不少行業的本地精英,包括名醫、大狀及工商界人才。科研方面,傳染病專家袁國勇教授也達到世界知名的地位。不過,開創歷史的領袖似乎尚未出現。孫中山先生入讀的是香港西醫書院,嚴格來說不是港大校友。固然,很多歷史較短的優秀大學也未培育出歷史偉人,但辦學者理應抱有較宏大的目標,如果汲汲於排名,只會離大學的理念越來越遠。

最近有朋友跟我分享了一篇饒富意義的文章。這篇文章是錢理群教授在2012 年為北大學生演說的講稿,題為〈北大正在自覺不自覺地培養「偽精英」〉,當中所提到的問題,很值得我們反思。

錢教授說現在的北大學生是「不幸的」,因為他們在中學接受的是「應試教育」,上大學後接受的是「就業教育」。學生為了畢業後找到好工作,只專注於和就業有關的課程和活動,荒廢學業。這種情况其實在其他地方、其他年代也相當普遍。我讀大學的時候,港大跟隨英式制度,難入易出,一些同學排除萬難進了大學後,卻變成「全職搵錢」的「兼職學生」,有導師甚至要在告示板上登「尋人啟事」,呼籲「失蹤」同學現身。

香港的大學本身也似乎過於着重職業教育,十分緊張畢業生人工這類數字,而且沿襲英式傳統,在學士階段就提供醫學、法律等專業教育(在美國,本科課程着重通識,大學生畢業後才到研究院接受專業教育)。學生一早被困在一門專業,難以擴闊眼光。我想起我的校友梁智鴻醫生——他醫術高明,被譽為「金刀梁」,但不時笑指自己其實沒有讀過大學,只是學過「劏人」。儘管是說笑,卻一針見血地道出本地教育問題所在。由此亦可見梁醫生的胸襟廣闊,使我佩服。

來源:明報

Copyrights © Savantas.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