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 11 月 18 日
上篇談到,英國保守黨政府致力擴展「學院」(Academies)制度。這些學院類似美國的「特許學校」(Charter Schools)和香港的直資學校,接受政府資助,但在課程設計、教員聘用等方面享有較大的自主性。貝理雅政府引入「學院」,原本是為了改革一些貧困地區內表現較差的學校。保守黨執政後,大力鼓勵英格蘭的所有政府資助中學轉型為「學院」,以期透過提高學校的自主性,推動教育多元化,同時改善教學水平。
根據《經濟學人》報道,不少「學院」表現突出,成功提升學生的成績。不過,該則報道同時指出,並非所有「學院」的表現也如此理想。其中一個「連鎖學院集團」開辦了三十多間學院,但因管理不善,被教育部下令交回十間學校的營辦權。有論者認為,學院由大型辦學團體管理,會像由地方當局管理的傳統學校一樣,面對制度僵化、官僚主義的問題。
另外,保守黨政府在「學院」以外引入「自由學校」(Free Schools)體制,容許家長或其他社區團體創校,運作模式大致與「學院」相同。這類學校引發了更大的爭議。一間由穆斯林團體開辦的「自由學校」被指傳播原教旨主義、威嚇非回教徒員工、教學質素惡劣,最終在今年倒閉。
有些人對「學院」制度仍然抱持樂觀的看法,認為在有競爭的情況下,表現不濟的辦學團體會被淘汰,整體教育質素必會有所提升。
《經濟學人》指出,「學院」制度成功與否,關鍵在於政府督學水平。瑞典推行學券制,容許各類團體自由辦學後,近年在PISA等國際測驗的成績反而有所下降。一些學者認為原因是政府對私立學校的質素監督過於寬鬆。單靠中央政府派員督學,未必能及時發現學校的問題。如何在地方層面設置問責機制,而又不會像舊制般令學校處處受到地方當局掣肘,乃一大難題。
此外,「學院」制度還面對不少質疑及反對的聲音。譬如說,傳統地方中學的教師工會就對這類改革十分抗拒。
無論如何,《經濟學人》所引述的研究報告指出,許多中學轉為「學院」後,學生的成績確實有明顯改善,而且不少受惠學生來自低收入家庭。看來英國的「學院」制度還會繼續發展下去。
來源: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