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 12 月 03 日
有研究中美關係的教授跟我說,近年中美政府之間的角力日趨明顯,就連美國傳媒、學界以至民間亦越來越忌憚華人,令這位在美國土生土長的華裔教授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社會矛盾。
華人在美國人心目中的形象正在轉變,從電影可以看到。過往荷李活電影內的華人大多是身材矮小、開洗衣店或餐館的閒角。早期的美國電影只有兩個比較重要的華人角色——陳查理和傅滿洲。陳查理是上世紀初美國作家筆下的華人探長,美國於二十世紀上半葉開拍了一系列以陳查理為主角的電影;傅滿洲則是英國作家筆下的大奸角,這個身穿清人服飾、蓄八字鬍的人物成為多齣電影的主角或配角。顧名思義,傅滿洲代表了當時西方人對中國人的刻板印象,不少分析指出這個角色象徵西方對「黃禍」的恐懼。不過,這兩個角色都通常由白人飾演。
華人美女不時現身於美國電影,但扮演花瓶居多。能在美國電影獨當一面的華人主要是動作巨星——李小龍、成龍憑着真功夫,受到美國觀眾歡迎。也有影評家說,成龍動作滑稽,帶有默片明星Buster Keaton 的影子。大體而言,華人多扮演小人物。直到近年,卻有越來越多華人角色設定為中國富商、官員等財雄勢大的人物。
過去美國社會不同範疇也有傑出華人,例如網球巨星張德培,科學家何大一、朱經武及曾任能源部長的朱棣文等。這些人畢竟屬少數,未令美國主流社會覺得受威脅。美國標榜社會多樣性,因此還是會表揚在學術、體育、文化等領域有卓越成就的華人。
現在美國越來越感受到中國人的影響力,例如中國已成為美國國際生的第一來源地;向國際走出去的不止中國人民,還有人民幣。隨着中國國力日增,美國在國際經濟、金融、政治等方面的地位受到挑戰。中美文化差異大,例如中國領導人比較嚴肅,對西方人來說面目模糊、難以捉摸;中國政府奉行集權制度,美國雖一直為三權分立的制度感到自豪,但近年眼見中國迅速崛起,自己卻受制於權力分散,改革寸步難行,難免感到憂慮。美國傳媒對中國的報道也一直傾向負面。凡此種種,令美國社會上下對中國感到忌憚,甚至影響到民間對華裔人士的看法。華人要在美國大展拳腳,將面對更大阻力,除非有超人能力,否則難於登天。
來源: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