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 01 月 05 日
作者︰葉劉淑儀女士 | 來源︰香港經濟日報
歷時79日的佔領行動終於隨着去年12月15日警方在銅鑼灣清障而結束。雖然佔領行動暫告一段落,但大家都知道事情並未完全終結。
獅子山精神 Vs 唯民主至上
不同形式及規模的抗爭運動仍然零星出現;而社會各界亦仍在探討究竟是甚麼因素導致了這次史無前例的運動。
早前我曾提到,這次運動凸顯了社會上政治、文化及意識形態的分歧,尤其在價值觀方面,以刻苦耐勞、同舟共濟、重視家庭、追求穩定為特點的「獅子山精神」,受到了唯民主至上的思潮所衝擊。文章一出,立刻引起讀者在網上熱烈討論。有讀者表示很有共鳴,感歎「獅子山精神」逐漸被磨蝕,但也有較年輕一輩的讀者說他們才是在獅子山下「捱」的一群,認為我不能代表他們界定「獅子山精神」。佔領行動所展現出的價值觀分歧,或多或少源於世代差異。
年長一輩港人經歷過制水、六七暴動、殖民官員貪污猖獗、教育和福利尚未普及的日子,相信凡事要靠自己努力耕耘,不能期望政府照顧;覺得目前香港的生活條件相比自己年少時已是十分優厚,年輕人「唔捱得」才埋怨社會。
生活條件雖較好 新生代欠上流
年輕一輩的看法當然不同。80後(甚至70後)記憶中的童年是香港經濟起飛的黃金時代,90後對殖民年代的認識更主要來自教科書和傳媒。正如日前有報章引述學者指出,中小學教科書對香港歷史的描述十分概括,通常只談及香港由漁村發展成國際都會,少有提到殖民時期的各種社會問題,令年輕人容易產生「回歸前生活較美好」的印象。對於長輩所提及的艱苦歲月,即使略有聽聞,也沒有切身感受。
同時,現今青年確實面對一些前未所見的難題。香港經濟趨向成熟,增長難免減慢,加上工業北移後產業趨向單一化,未能提供多元的發揮機會:根據2012年統計處數字,金融服務業佔本港生產總值約15.9%,可是只能夠為6.3%就業人口提供職位;零售、餐飲等行業雖創造大量就業機會,但高增值、高收入的職位不多。凡此種種,的確令青年向上流動空間收窄。盡管現今青年的生活條件客觀上比年長一輩年輕時豐裕,但對前景卻比較悲觀,因而對社會有所不滿,可以理解。
青年衣食無憂 視民主重於繁榮
一些人對於「上流機會減少致佔中」之說不以為然,認為參與者追求的是民主和公義,並非為了一己的出路。無可否認,佔中既有物質方面的成因,亦有非物質方面的成因。向上流動空間縮窄,貧富差距不斷擴大,實為發達資本主義社會共同面對的問題。2008年金融海嘯後,這個問題更形突出,觸發各地佔領運動。不過,海外佔領運動主要針對資本主義制度,而在香港,佔領行動的主題卻變成爭取「真普選」,甚至是帶有「港獨」色彩的爭取「命運自決」,這無疑是源於特殊的歷史及政治因素。
經過長期的殖民地管治及回歸前開始的民主化進程,不少港人至今依然未能接受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並且將許多社會問題歸咎於缺乏「真普選」。年輕一輩成長於衣食不缺的年代,更容易傾向將民主理念置於得來不易的繁榮安定之上,以為只有追求民主才是「新獅子山精神」。
除教育與產業 世代須開放溝通
透過教育和產業政策協助青年上游,能夠消弭部分不滿情緒,但若要緩和港人在身份認同及價值觀方面的衝突,修補社會裂痕,世代之間必須以更開放的態度溝通。在上位者應認真了解年輕人的處境,而年輕人亦毋須急於否定傳統的「獅子山精神」。盡管社會環境變遷,若要維持香港的獨特優勢,仍需大家發奮自強。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