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偽通識教育

2015 年 02 月 02 日

作者︰葉劉淑儀女士  |  來源︰南華早報

通識必修科一直是新高中學制的爭議焦點,在佔中後又再成為眾矢之的。

自教育統籌委員會在2003年工作小組報告提出必修通識科後,此科一直備受爭議。佔中之後,有論者批評「黃絲帶」教師利用通識科作為散播一己政治思想的工具;也有人辯護通識科,說該科鼓勵活潑學習,提高學生的政治意識,培養獨立思考。

有關這一科的政治爭拗轉移了公眾的視線,令大家忽視了核心問題:到底通識科有否達成目標,亦即協助我們的學生獲得面對21世紀各種挑戰所需的知識和技能?

九十年代,教育改革者嘗試設法改善本港教育制度的各種問題,例如不少人批評制度過早將學生文理分流,剝奪了學生接受「全人教育」的機會;此外,當時高中生平均修讀八個科目,課業負擔過重。

自1978年落實九年強制教育後,除了精英學校之外,在大部分學校,課程普遍被指偏重「死記硬背」,窒礙創意及獨立思考。一些科目例如中史及中國文學,需要學生下苦功掌握基本事實、研讀經典文章,被認為是鼓勵背誦,因而受盡抨擊。

有見及此,一些教育工作者採取「重構主義」(reconstructionist)進路,創造出通識科,務求擴闊學生知識基礎,提高他們的社會意識,並令他們掌握「批判性思考(較佳譯法是『明辯思考』)」、溝通等核心技能。

通識科下設六個單元,三大學習領域:自我與個人成長、社會與文化,以及科學、科技與環境。為防止「死記硬背」,教育局不為通識科設置教科書,但此舉無礙出版商製作大量參考書,並且每年更新,以緊貼全球化、環境等議題最新發展。

此外,通識科亦為專門操練考試技巧的補習社帶來大量生意,這同樣跟教育局當初預期完全相反。

有批評指,不少通識參考書未能充分表達種族、民族及宗教的多樣性,反而帶有各種定型及成見。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助理教授Dr Liz Jackson在《多元文化與民主:香港通識科中的多樣與差異》(Multiculturalism and Democracy: Diversity and Difference in Hong Kong’s Liberal Studies)一文中提到,在一份整整216頁的課程指引中,提及多元文化及宗教的部分竟寥寥可數。

此外,她察覺到,這些參考書談到多元文化對現今社會的好處時,往往含糊其詞。例如討論伊斯蘭教時,參考書的論調普遍十分負面偏頗,回教徒被描繪成性別主義者、父權至上以及守舊落後。

市場充斥著這些誤導學生的教科書,當局又缺乏清晰指引去強調教材須避免偏見,這明顯有違通識科提倡真正開放態度及細緻慎密思考的原意。

與此同時,不少教師反映,他們對教授「現代中國」單元感到困難,一來因為當中不少議題具爭議性,二來他們自己對當代中國政治及社會發展的了解並不深入。

此外,教師、家長及學生都發覺,通識科考試過分側重本地政治。連續三年,卷一內三條必答題均有一題主打本地政治,例如本港管治問題和群眾示威。在卷二,學生可三選一作答,但這些題目同樣傾向圍繞本地議題。

因此,據悉不少通識科教師索性集中討論本地時事議題,並大量使用媒體報導作為教材。

學生和家長均指出,雖然通識科鼓勵教師與學生作更活潑的交流互動,但當牽涉政治議題,往往難以完全客觀和不偏不倚。

這種教法跟頂尖大學的通識教育可謂雲泥之別。例如香港中文大學的通識教育基礎課程,就要求學生學習不同古典著作,包括荷馬史詩、《論語》及《可蘭經》。

中學通識科缺乏經典研習,依賴胡亂湊合的教材,有損與大學真正通識教育的銜接。通識科教育若不幸所托非人,隨時適得其反,令學生在淺薄的知識基礎上產生偏執狹隘的想法。如此一來,偽通識恐怕會給社會帶來不少弊處。

來源:南華早報


Copyrights © Savantas.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