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學制的理想與現實

2015 年 02 月 16 日

作者︰葉劉淑儀女士  |  來源︰南華早報  

理論和實踐、理想和現實之間往往有巨大的鴻溝。本港新高中學制實施以來,一直存在各樣問題,正是典型例子。

二十一世紀之初,教育改革者為著提升港人質素,繼而促進向上流動的高遠目標,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期讓學習能力各異的學生盡展潛能。當時,教育統籌委員會承諾,在向所有學生提供「平等教育機會」的同時,不會犧牲學術水平。

根據十九世紀教育理論,閱讀、寫作和算術(reading, writing and arithmetic,簡稱the three Rs)是每個學生都應培養的基礎能力。如果我們認同這個說法,要判斷新學制是否行之有效,最佳方法莫過於看看2012、2013及2014年文憑試考生在語文及數學範疇的表現。

數年前,教育局課程發展官員認定,學習文言文跟現代香港社會脫節,於是大幅改動中國語文的教學和評核方法。現在,中文被當作外語一樣教授,考試主要是評核學生的閱讀、寫作、聆聽和粵語說話能力。

文憑試不再考指定經典篇章,學生缺乏文言經典及現代文學作品的研讀,以致書寫中文及正確使用諺語、成語的能力急劇下降。在新高中課程四個核心科目當中,中文變成考生最懼怕的科目。2014年文憑試中,在中文科取得3級或以上的學生比例僅稍高於50%。

學生中文水平下跌令人憂慮,當局不得不自今年9月起在課程中重設12篇文言文範文,以在2018年文憑試閱讀卷考核。

當初,學習文言文被批評是鼓勵死記硬背,但事實證明,取消指定文言篇章,並未能使學生達到令人滿意的中文運用水平,更遑論欣賞中華文化。

同樣,教育部門降低數學科必修部分的學術要求,很多人都認為程度還不及舊制中五。有意學習微積分的學生須在兩個延伸單元中選修一個,但不少數學教師均認為延伸單元程度遜於舊制預科水平。

結果,大學裡一些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系的教授投訴,近年本地學生的數學能力未達標準。一些學生入讀上述學系後,與內地同學相比,也發現自己處於下風。部分到台灣升學的學生更被要求先修讀一年預備課程,然後才可以正式開展大學學業。

新高中學制之下,大部分學生報讀四個核心科目和兩個選修科。多數學生只會著眼於目前香港社會上最穩定和容易入行的職業有甚麼學術要求,結果最受歡迎的選修科就是經濟,然後依次是生物、化學、企會財(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物理和地理。

新學制限制了學生的選擇空間,導致學生對人文學科興趣大減,2014年報讀中史及世界歷史的學生人數分別下跌至6,464及6,030人,中國文學和英語文學更只剩下2,568和362人。人文學科有助培育學生細緻慎密的思考,令他們學會認識、欣賞人生的模糊性。學生對人文學科興趣消減,對這方面的教育殊為不利。

教育部門鍾情引入「綜合」科目,也帶來不少反效果。組合科學在大學理科收生要求中認受性偏低,而湊合過往多科而成的「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更激起有關老師的憤怒抗議。

許多「應用學習」科目,例如環保工程和汽車科技,聽起來冠冕堂皇,實際卻是為學業成績稍遜的學生而設,報讀人數不足四十。這些科目修讀率偏低,對中學生到底有何好處,實在令人懷疑。

當局為了遷就整體考生,極力降低多科的水平,但考試數據仍顯示,2014年文憑試日校考生中只有40.4%考獲「2-2-3-3」的大學基本入學要求。

若我們的教育部門不痛定思痛,就新高中學制進行深入透徹的檢討,對症下藥,本港教育只會繼續走上捨難取易、削弱知識基礎的歧路,最終自毀長城。

來源:南華早報

Copyrights © Savantas.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