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如何傳給下一代?(三)

2015 年 02 月 23 日

作者︰葉劉淑儀女士  |  來源︰明報  

前兩篇文章討論了美國富裕的家庭箕裘不墜,令子女得到更好的教育及就業條件。不過,現時的社會也並非全然向膏腴子弟傾斜。大學的收生政策及政府對教育制度的支持於提升下一代的教育水平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美國總統奧巴馬於今年的國情咨文(State of the Union)演講中強調「中產經濟學」(Middle-Class Economics)的重要性。他解釋:

「中產經濟學,(意指)要令中產家庭在萬變的世界中感覺到安穩,為兒童爭取得到照顧,令他們能負擔得起大學、醫療及退休生活。」奧巴馬也承諾會與國會合作,支援有需要的家庭減低學費貸款的負擔。

除了政府的支持,美國大學的收生政策中一直有協助普通家庭及少數族裔人士向上流動。美國的不少精英大學,除了錄取膏粱子弟外,也有政策分配學位給弱勢社群,例如美籍非裔及拉美裔的傑出生等。但華裔學生與其他弱勢社群相比略佔下風, 因成績優異及家庭條件優厚而不會輕易被錄取。此外,假如港生與落後地區的學生競爭,例如來自越南及緬甸的申請者,在申請經濟援助時,會比較吃虧。

回望本港近年來的教育政策,政府亦有積極推出不少「拔尖補底」資助計劃,支持普通家庭的子女。

如本人爭取落實的香港卓越獎學金計劃(本人亦是獎學金計劃督導委員會的成員之一),資助100 名學生到世界知名大學進修,培育本地人才開拓視野(截至二月初已有超過600 名申請人)。另外,內地大學升學資助計劃也為有經濟需要,而又已通過免試收生計劃的申請者,提供一筆過撥款資助金(每人大約15,000 元)予其到內地修讀學士學位課程。除此之外,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合共約9 億元的資助金),支援每屆最多1000名學生修讀選定範疇的全日制自資指定學士學位課程,以培育切合本港社會及經濟需要的人才。

由此可見,透過提升接受平等教育的機會,有助下一代向上流動。

但未來政府還須釜底抽薪,在學前教育方面改弦更張。除了透過學券制資助家長外,應做好規劃,保障弱勢社群、少數族裔兒童及其他特殊家庭的權益,同時照顧低收入家庭和雙職家庭的兒童,讓他們及早得到良好的照顧及啓發的機會。

羊年第一次在這裡與讀者見面,我謹祝所有家庭喜氣洋洋,所有的孩子學業進步!

Copyrights © Savantas.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