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科的理想與現實

2015 年 03 月 09 日

當年,政府推出新高中課程,通識必修科是一大賣點。當局聲稱,通識科能實踐「跨學科學習」、「文中有理、理中有文」。但通識科執行上與當局預期出現巨大落差。

通識科課程範圍寬廣有餘,但受教材和課時限制,深度不足。就教材而言,教育局不願為通識教科書安排評審,以供納入《適用書目表》,導致課本良莠不齊。港大助理教授Liz Jackson 指出,許多教科書對種族、宗教作負面刻板的定型。課本改版過於頻繁,亦加重家長經濟負擔。

通識科教學的另一主要教材來源是報章。鼓勵學生關注時事無可厚非,但如果未能善用相關的學術知識和論著,學生單憑剪報討論社會議題,往往只能泛泛而論。有大學教授表示,新學制學生普遍勇於發言,然而知識基礎較弱,說話容易流於「假大空」。

再者,在考試主導的大環境下,公開試的要求絕對會影響教學方法。陳岡博士曾撰文指出,歷年本地政治題在公開試所佔的比重,為原本課程設計的1.5 至2.7 倍。有通識教師承認,為配合考試要求,課堂會多討論本地議題,變相縮減全球化、中國發展等議題的課時。此外,這一科的考試講求語文能力,遠多於數理知識的運用,難言「貫通文理」。

通識科原則上可能和其他學科有關聯,但內容始終不同。新高中學制下,大部分同學只修讀兩個選修科,報讀人文學科的人數大減。然而,這些科目所教授的知識和所培育的素養,並非一門通識科可以取代。

就以上問題,匯賢智庫建議一系列改良通識科的措施,包括引入建議閱讀篇章,接受教科書送審,確保試卷均衡兼顧課程內各大範疇等。固然,長遠而言,為了真正做到跨領域學習,整個選科架構也應該改變。我們建議在中、英、數三個必修科以外,設立「人文及文化」、「科學及科技」、「社會及商業」三大必修範疇,學生須從中各選至少一個選修科。這樣方可確保學生有機會接觸不同知識領域。

教育局應面對現實,要貫通文理,不能走捷徑,靠單一的綜合科目獨力完成。我不預期教育局會在是次學制檢討後大幅改革,但為了莘莘學子着想,優化通識科的措施必不可少。

來源:明報

Copyrights © Savantas.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