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 03 月 16 日
作者︰葉劉淑儀女士 | 來源︰南華早報
今年財政預算案,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成功進行期望管理,先是唱淡派糖可能性,然後又出乎公眾意料,大手筆派糖,涉及金額接近2014/15財政年度預計盈餘的六成。預算案發表當晚,大學即時民意調查顯示,坊間對今年預算案的滿意程度是近年之冠。
然而,有關本港經濟發展方向的重大問題,仍然懸而未決。正如嶺南大學經濟學者何濼生教授指出,從 1962年到2011年,本港經濟增長率連續兩年低於3%的情況只出現過5次,全部均由外來衝擊引發。但自2012年開始,本港經濟增長在歷史上第一次連續三年跌穿3%,而來年增長預測亦只有1%至3%。無論海外論者如何吹捧我們的經濟自由,這樣的經濟表現並不值得我們驕傲。
肯定有人會辯解說,香港是發展成熟的經濟體,我們不能預期經濟一直維持高速增長。但對比之下,曾與香港並列為「亞洲四小龍」的新加坡現在表現優勝得多。新加坡的本地生產總值增長已經超越香港。過去四年,當地經濟增長率是6.2%、3.4%、4.4%和2.9%。
新加坡和香港都是細小而開放的經濟體,隨時受國際市場逆風影響。新加坡處於東南亞各國的心臟地帶。香港比新加坡更有地利優勢,位處南中國大門,背靠內地14億人口市場。香港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新加坡與香港的差異,大可溯源於兩地政治經濟制度的不同。新加坡是一個城邦,受惠於其國父李光耀的強勢領導。當地政府不會被議會反對派聲音綁手綁腳,是名副其實的「行政主導」。
香港是前殖民地,回歸後在《基本法》之下採用混合政制。立法機關咄咄逼人,政黨發展仍處起步階段,行政機關在立法會內外缺乏權力基礎。近幾年,政府的很多計劃都遭到立法會阻撓。
本港很多官員如同驚弓之鳥,唯恐受到民粹攻擊。為了避免麻煩,往往選取最容易的辦法,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官員的思考受短期考慮主導,只關心民調數字,或者議案能否在立法會安全通過。
在政府根深蒂固的「積極不干預」傳統,亦導致官員不願果斷作出經濟決策。一直以來,香港官僚均拒絕像上帝一樣,在市場中挑選優勝者。歷史學家Frank Welsh記載,1960年代,當時的財政司郭伯偉爵士(Sir John Cowperthwaite)是「積極不干預」政策的先驅,他教導部下:「政治人物和公務員不一定比商家更了解商業(這在當時英國屬異端想法);政治人物亦無必要承受生意失敗的後果。」時至今日,這種從宏觀經濟管理盡量抽離的態度,對政府官僚的思維仍有深刻影響。
然而,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導致本港經濟急速下滑,迫使政府挑選優勢產業,可惜成績好壞參半。政府當年豪言,要通過數碼港計劃推動科技企業發展,結果因為時機不對、政治攻擊以及缺乏支援適當配套,最終承諾落空,乏善足陳。
政府又選了迪士尼,這個主題樂園近年終於扭轉劣勢,轉虧為盈。此外,當局選了郵輪碼頭,但由於本港種種地理限制不利發展郵輪樞紐,要做出卓越成績殊不容易。
2002-03年沙士爆發後,政府急於刺激經濟復甦,結果選擇了擴充內地訪港旅遊業。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當局又再選擇催谷這方面的業務,通過一簽多行吸納大量深圳居民。
毫無疑問,內地訪港旅遊業是刺激經濟的特效藥,可在短時間內促進消費和低技術人士就業。可是香港過分倚靠內地人訪港,便加深了對「舊經濟」(本地消費和商用物業炒賣) 的依賴,亦令社會失去創新的誘因。
政府官僚缺乏推動經濟升級轉型的信心,於是畫地為牢,只著眼於財政管理;每當經濟不景,就推出大規模的一次過紓困措施。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重創本港經濟,當局就推出巨額紓困措施。其餘數年,當局為了安撫群眾,亦推出規模較小的一筆過「派糖」。經多番遊說後,官員偶爾回應業界的訴求,推出支援措施,但始終缺乏長遠視野。
從曾俊華發表的一系列財政預算案可見,政府官僚只是墨守成規,卻未能推動改革,帶來新氣象。官員小心收藏我們的儲備,防止公帑被濫用,這方面的工夫值得我們給予最高肯定。然而,當政府坐擁金山銀山,主事人未能加以善用,令市民大眾得到物質上的保障,而只空談理解年輕人「渴望心中富有」,有什麼意義?
來源:南華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