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區域融合?

2015 年 03 月 21 日

近期水貨客問題成為了公眾焦點,有人以「光復行動」為名,滋擾商舖、旅客以至本地購物人士。上星期六,匯賢智庫學苑有幸邀請到呂大樂教授演講。他認為,我們要把眼光放遠一點,因為香港要面對的是區域融合的問題。

呂大樂教授從中英談判說起,指出目前有許多趨勢是當年大家沒有想到的。回歸以前,港人最擔心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會對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造成衝擊,認為回歸只是一個政治問題,而沒有多想經濟互動和人民來往等方面。當初大家假設香港在回歸後能夠在經濟上保持其相對優勢,並可以繼續利用內地作為香港的「後廠」。現實卻是:中國的市場經濟發展一日千里,香港在兩地關係的主導權日漸減弱;內地和香港之間的人口流動也愈來愈頻密——有能力來港就學、工作、旅遊的人數大增,遠超香港所料。

關於內地旅客的討論,呂教授認為:只着眼於接待能力,意義不大;限制「一簽多行」次數,作用也有限。他按報章數據分析,全年持「一簽多行」過境超過52 次的人大約3 萬,看似大數目,但計算起來,這些人來港次數大概只有300 萬次,僅佔持「一簽多行」來港總人次的五分之一。換言之,經常來港走水貨的內地客屬少數,並非主要問題所在。

中國人口龐大,單是深圳常住人口就有1500 萬,只要小部分人每年來港一次,對香港來說已是大數目。香港利用中國效應時,必須明白到我們不應而且無法只挑對自己有利的東西。隨着內地人的生活訴求提高,我們不可能要求他們繼續默默接受香港單向地把他們的家當作「後廠」。

呂教授指出,與內地隔絕非可行之策,我們說香港是國際城市的同時,必須思考香港在亞太區、在國家和在珠三角的角色,認真探討怎樣面對中央的經濟規劃及怎樣與各地方政府聯繫。

此外,他提到香港面對區域融合時,要有更清晰的方向,例如:我們吸納內地優才,有沒有考慮怎樣配合各行業的發展需要?我們不能要求人人到內地找工作,對於留在本地發展的人來說,香港能提供什麼機會?香港如何配合國家「一帶一路」策略,善用我們的國際網絡,以維持在兩地關係中的優勢?我認為,香港必須有更明確的產業發展策略,才能夠處理這些問題。

來源:明報

Copyrights © Savantas.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