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 05 月 20 日
1970 年代,工黨內部矛盾嚴重,部分黨員決定脫離工黨,組成新的社會民主黨(Social Democratic Party),該黨於1988 年與自由黨合併,形成今日的自民黨。面對着破碎的工黨,戴卓爾夫人在1983 年帶領保守黨再次勝出。勝出後保守黨政府開始將二戰後工黨政府的國有企業私有化,再一次反映兩黨在經濟政策上的分歧。1987 年保守黨再次勝出後,戴卓爾夫人推出以「人頭稅」(poll tax)代替物業稅,引發大型示威,終於黯然下台,由同為保守黨的馬卓安(John Major)取而代之。
1997 年,貝理雅(Tony Blair)帶領工黨獲得43%的選票勝出大選,以當時的大選走勢而言已算是壓倒性的勝利。他一直主張工黨應走「第三條路線」(The Third Way),意即該黨政策取向應多向中間路線靠攏,以期爭取更多中間派的選民支持。戴卓爾夫人與貝理雅分別為各自的政黨帶來新思維,同時亦模糊了兩黨之間的差異。
隨著英國社會的多元化,以及有新的政治力量冒起,英國兩黨的執政格局亦出現改變。英學者Ben Lauderdale 指出,兩大黨合共獲取的選票由1945 至1970 年的88%至98%下降到2010 年的65%。除了蘇格蘭人民的民族意識被喚醒而造就蘇民黨(SNP)的崛起,國內亦有聲音希望退出歐盟,那邊廂英國獨立黨(UKIP)應運而生。歐盟雖為英國出口工業帶來商機,亦同時為當地帶來外來移民的問題。
有一些英國人並不歡迎新移民,在去殖民地化的進程中,英國亦順應民情,向前殖民地的非白人英籍人士「落閘」,阻止他們移居英國。兩大黨除了政策取向差異正在縮小,其領袖的背景亦愈見相似。保守黨的卡梅倫、工黨的文立彬以及好幾位政府高層同是畢業於牛津大學的哲學、政治學及經濟學系(PPE)。有輿論認為兩位黨魁長期在黨內工作,缺乏充足的工商經驗,也欠缺如邱吉爾及戴卓爾夫人的懾人魅力,故流失不少支持者。
保守黨雖能在最近的大選取得過半數議席,但新黨如SNP 及UKIP 的崛起,卻反映英國的新政治力量將有更大的影響力。保守黨雖能獨力組織政府,未來的日子亦將舉步維艱。卡梅倫續掌唐寧街10 號後,翌日在首相府外即遇上數百人的暴力示威,為執政黨在未來的日子響起警鐘。
來源: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