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 07 月 16 日
上月,湯家驊議員宣布辭去議員一職,專心經營其新成立的智庫;立法會主席曾鈺成亦在最近接受傳媒訪問時聲言任滿後便會專心於智庫工作。
一時之間,「智庫」成為一個熱門的關鍵詞。那麼, 「智庫」到底是什麼?「智庫」之名譯自英文「ThinkTank」,是從事政策研究及倡導的機構,屬公民社會組織之一,與作為政治組織的政黨一同起影響政府決策,推動社會發展的作用。舉例而言,於1884年在英國倫敦成立的費邊社(Fabian Society)是現存最早成立並仍然運作的智庫之一,其宗旨為推動社會主義主張,對英國的工人運動及社會主義運動,以至英國工黨的成立起重要影響;位於美國華盛頓的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則主力研究美國經濟、都市政策、外交以至世界經濟的發展,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智庫之一;而同樣位於華府的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則會每年都將世界各地經濟體依其自由度排名而為港人熟悉,是美國一個非常具影響力的保守派智庫。當然,美國經濟實力雄厚,智庫數目眾多,甚至有專注於聯邦政策、州政策或單一政策議題(如環保、外交、國防等)的分類,例子有專精於安全及國際問題的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以及專精於外交問題的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根據2014 年賓夕法尼亞大學Global GoTo Think Tank Report 的研究,全球共有6618間智庫,而其中美國有1830間,歐洲則有1822 間智庫,佔全球智庫總數過半。
至於香港,在回歸之前政府支持最力的公民社會組織是慈善機構,例如東華三院、保良局等,智庫則是在香港回歸前夕,為應對即將到來的政經變化而催生,較著名的有一國兩制研究中心、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及Vision 2047 Foundation。其中Vision 2047 Foundation 是由一群世居香港,熱愛香港的歐美及猶太裔商界及專業人士組成(例如怡和前大班文禮信及香港猶太社群的其中一位長老,興利集團主席Robert Dorfman),定期舉行論壇、早餐會、分享會甚至組織交流團等,旨在提升所有對香港有影響的人士或組織對香港回歸中國所帶來的變化的認知,加深世界對香港的了解,為香港平穩過渡至2047年作好準備。
香港回歸祖國只有18 年,上述的香港智庫在組織及規模上當然不能與歐美的智庫相比。然而,這批智庫均在香港主權移交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的背景下產生,是香港智庫發展的第一個浪潮。
來源: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