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大選與民眾的收入不均

2015 年 08 月 18 日

作者︰葉劉淑儀女士  |  來源︰明報 

上文提到,新世紀論壇及新青年論壇發表了一份關於香港大學畢業生收入增長的研究報告,發現本地大學生的收入增長能力一代比一代差。該報告在網上引起甚大迴響,反映社會上普遍對年輕人的出路及其上流的能力表示擔憂。

收入增長停滯的問題並不局限於本港,一洋之隔的美國亦面對相類似的問題。根據《經濟學人》的一篇相關的報道,美國近年失業率下降至較低水平,經濟增長加快,聯儲局亦正醞釀加息,但實際家庭入息中位數卻仍低於1989 年的水平。有人說「美國夢」已成歷史。

面對中產收入增長停滯的問題,不少總統候選人認為應「做大個餅」(意即將經濟總量增大)。經濟學者們普遍預測美國本年第二季增長將達2.5%,雖已算是不錯,但比起1996 至2000 年之間平均每年增長3.5%算是稍為遜色——當年實際入息中位數增長了10%。

正爭取共和黨提名的傑布布殊(Jeb Bush)提出了讓經濟每年增長4%的目標,並相信會因此令中產階級受惠。為達到此目標,他提出要加長工時。事實上美國有640 萬兼職勞工,意味着剩餘勞力的存在,但本地企業能否創造這麼多全職職位仍是未知之數。同黨的另一位候選人馬可盧比奧(Marco Rubio)則認為應增加現有工時的生產效率,收入就自然會增加。他認為美國的勞工需轉型向高科技發展,故需改革高等教育。

民主黨的希拉里則持不同看法。提高勞工的技能及效率固然有助增加收入,但自1970 年至今,雖生產力已翻了一番以上,但實際家庭入息中位數卻只增長了11%。她認為問題不在於「餅」有多大,而是如何去分這個「餅」。自2000 年起,美國勞工收入佔GDP 的份額愈來愈少,資本收入所佔份額則愈來愈多。為逆轉這趨勢,希拉里建議透過提供兩年稅務優惠,鼓勵企業與僱員分享利潤,長遠則需鼓勵員工成為公司股東之一,以確保分紅。希拉里的黨友則建議將最低工資增加一倍以上,直接將入息中位數拉高,然而經濟學家懷疑這種措施對長遠經濟發展是否有正面影響。候選人們已深知中產們對現狀相當不滿,故都不約而同在政綱上將中產列為重點扶助對象。各已發展經濟體都面對着生產力及GDP 增長放緩、資本佔GDP 份額不斷上升等結構性問題,美國各候選人提出的建議旨在討好選民,經濟上是否靈丹妙藥,相信大家都心裡有數。

來源:明報

Copyrights © Savantas.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