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挽救香港旅遊業(上)

2015 年 09 月 23 日

作者︰葉劉淑儀女士  |  來源︰明報

政府在4 月公布實施深圳訪港旅客「一周一行」後,旅遊、酒店及零售業都開始恐慌,擔心少了自由行旅客會對本港旅業帶來負面影響。

據政府統計,在2014 年,內地訪港旅客超過4700 萬人次,佔總旅客人數逾七成,當中「一簽多行」的旅客超過1480 萬人次。由此可見,內地旅客對本港旅遊業的影響舉足輕重,且「一簽多行」的旅客對本港旅業的貢獻匪淺。但最近政府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旅遊業增長有所放緩;第二季度內地旅客的增長率由第一季度的7.7%急劇下降至1.4%。此外,數據顯示內地旅客人均消費以及過夜旅客的逗留時間由2012 年起至今亦有所下降。

零售業方面,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的零售商損失最為慘重;根據統計,2015 年1 至7 月與2014 年同期相比,該類別的零售銷貨價值大跌14.5%,零售量亦下降12.3%。單是2015 年與2014 年7 月同期相比,平時大受內地旅客歡迎的藥物及化妝品銷貨價值下跌5.4% , 銷售量下跌6%。其他百貨公司零售及服裝品價格及零售量同樣下降。

這些冰冷的數字顯示旅遊、酒店及零售業的寒冬已悄悄來臨。據聞不少酒店開始降低價格吸引遊客。現時,在銅鑼灣、尖沙嘴等有很多空置街舖,據聞很多業主不惜「劈價」招租。可想而知零售業收入慘淡,連在中環駐守多年的美國時裝品牌Coach也將撤離。

其實,旅遊業吹寒風的原因也不是無跡可尋。除了「一周一行」政策外,也存在許多結構因素。以往,香港旅業及零售業極度依賴內地旅客來港消費,除因地理優勢外,人民幣與港元的匯率差價使香港商品變相更划算。隨着近來人民幣轉弱,香港亦失去匯率差價的優勢。

自去年開始在本港多區出現「鳩嗚」行動及踢行李箱的行為後,香港在內地的形象已被嚴重破壞,不少內地旅客擔心來到香港後會受歧視或粗魯對待。所以,越來越多內地旅客選擇去韓、日或歐等地旅遊購物,當地物價便宜,服務態度更加周到,對中國旅客尤其熱情。此外,內地旅客改變消費模式及內地經濟放緩,對香港旅業也有影響。

香港若要振興旅遊業,吸引更多內地遊客來港,絕對不是如近來一些業界人士所說的增加幾個新來港自由行城市或取消限奶令就可以解決的。下回再為大家分析香港該如何重振旅遊業。

來源:明報

Copyrights © Savantas.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