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 10 月 14 日
作者︰葉劉淑儀女士 | 來源︰明報
近日,著名雜誌《經濟學人》專欄〈熊彼得〉的一篇文章引述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MGI)關於傳統西方跨國企業的數據,並大膽預言該些企業的黃金年代或許即將終結,一如英國歷史大家Edward Gibbon 的名著《羅馬帝國衰亡史》中羅馬盛極而衰的過程。
文章首先引用MGI 對約3 萬間傳統西方跨國企業的調查數據,指出在1980 年至2013 年期間,全球企業所得的盈利從佔全球GDP 約7.6%增至10%,而傳統西方跨國企業的盈利佔當中的三分之二。MGI 認為傳統西方跨國企業乃得益於全球經濟一體化和新興經濟體所提供的大量廉價勞動力,使成本和產品售價大幅降低,因而獲得成功。
然而,隨着時間的變化,傳統西方跨國企業正面對越來越多的挑戰。文章指出,現時跨國企業的數目比1990年時多近一倍,使競爭變得激烈,企業賺得的利潤率下跌,MGI 亦因而預計全球企業所得的盈利會在10 年間從佔全球GDP 約10%下跌至約8%。
根據《財富美國500 強》的數字,以新興經濟體為基地的跨國企業在1980 年至2000 年間由5%增至26%,而最大的50 間新興跨國企業自海外所得的盈利佔企業總盈利的比例在過去10 年間增長至約40%,且一如以前的日本和韓國企業般急促向外擴張,侵佔傳統西方跨國企業的市場份額。
在世界各地快速冒起的高新科技企業亦對傳統西方跨國企業構成威脅。科網巨擘如facebook、阿里巴巴、騰訊、京東商城等憑藉快速獲得大量顧客的能力和為規模較小的企業提供低成本的營商起步平台,使更多企業得到進入全球市場的資格,加劇跨國企業之間的競爭。
此外,各國的政治環境亦漸漸變得不利於傳統西方跨國企業。德國默克爾政府於2014 年首次引入最低工資;英國保守黨首相卡梅倫亦逐步將「維生工資」的概念帶入政府。當一貫支持商業發展的中間偏右政府亦開始或多或少有反企業的傾向時,MGI認為傳統西方跨國企業唯有勇於開創新猷,以新的點子(idea)維持競爭力,才能保住市場份額。
當然,俗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傳統西方跨國企業即使踏入黃昏期,也不大可能如北歐神話《諸神的黃昏》(Ragnarok)中的神祇般跡近滅絕。然而,它們的衰落和新興企業的冒起或許正預示一場新的資本主義革命的到來,改變「成功企業」一語的定義。
來源: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