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下)

2016 年 02 月 23 日

作者︰葉劉淑儀女士  |  來源︰明報

上期探討港大和美國接受公帑資助的大學系統的管治架構和兩地學生及社會對主政學校者的要求的異同,可見世界一流大學更為注重學校領袖推動大學繼續發展的能力。

有指大學以學生為主,故此要求校方決策時應以學生的聲音和意願為本。然而,大學作為一個社區的高等學府,必然會與所在社區有所互動,故而師生並非大學的唯一持份者,校方決策時必須同時考慮對社區的影響。以美國史丹福大學為例, 其曾於2004 年推動Munger Project,旨在興建三座樓高四至六層的宿舍供研究生居住。然而,由於驟然增加三座宿舍將大幅加重附近交通的負荷,影響鄰近社區,社區居民因而反對該興建宿舍的計劃。有見及此,校方決定修改計劃,將三座宿舍改為四至五座較小型且密度較低的建築,減輕對社區交通的影響。由此可見,校方決策時不只需要考慮師生的意見,亦要考慮大學所在社區的利益。其實,即便是份屬私立大學的史丹福亦不能自外於Town and Gown(市民和大學成員)的關係:大學與史丹福市及鄰近的帕魯阿圖市均保持密切合作,以便警察、消防等公共機構在必要時能向師生提供及時的幫助,又或維持公共秩序等,以免學生的活動騷擾社區的安寧。學生固然是大學中人數最多的群體,卻也必須尊重所在社區居民的需要。

回望港大校務委員會與學生的僵局,校委會指學生不斷加入對話條件,懷疑對方溝通的誠意;罷課委員會則以校方未能滿足其所開列的條件為由,拒絕展開對話。其實,學生有主見是好事,卻不應固執己見。《論語》云: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意謂孔子避免主觀臆斷、絕對肯定、固執己見和唯我獨尊四種做法。唯有當雙方都如此做法,方能拉近距離,促成誠意和意義兼備的溝通。

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其最後一份國情咨文中提到民主並非要所有人意見一致,但卻要求民眾之間有最基本的信任,而非不願作出任何妥協,並且指控對方每事均出於惡意。罷課委員會指罵李國章教授為「聲名狼藉的教育界敗類」正正顯示他們未能和而不同,缺乏民主社會所要求的基本素養。他們理應反思指罵他人的做法是否恰當,並尋求真正有效的方法緩解僵局以早日解決問題,如此方為真正愛護港大的作為。

來源:明報

Copyrights © Savantas.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