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特丹—世界商品 經濟的寒暑表(上)

2016 年 05 月 08 日

作者︰葉劉淑儀女士  |  來源︰明報 

從去年香港貨櫃碼頭排名下跌,可反映區內經濟狀况的改變。而遠在荷蘭南部的鹿特丹(Rotterdam),它所擁有全歐洲貨櫃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亦是經濟活動狀况及未來發展的重要指標。據《經濟學人》3月19日的一篇文章所述,光是去年,鹿特丹港便處理了4.66 億噸貨物, 比起在歐洲排名第二、位於比利時的安特衞普港(Port of Antwerp)多出超過一倍。

鹿特丹港的成功並非僥倖。十九世紀中期,鹿特丹人眼見德國的工業正快速增長,便想到挖一條運河,將流經德國工業重鎮的萊茵河(Rhine)上的貨輪,帶到鹿特丹的默兹河(Maas)。二十世紀中期,為配合戰後經濟的急促轉型,鹿特丹港建造了大量石油及化學品的儲存庫。

隨着世界經濟發展,鹿特丹港長久保持其歐洲重要港口的地位。從鹿特丹港看到的第一個趨勢是能源價格下降。2014 年時美國大舉開發頁岩氣,令當地對本地煤的需求大幅滑落,導致煤價大跌。美國的煤結果來到了大西洋彼岸的鹿特丹港,因為歐洲的公用事業吸收了這些便宜的燃料。不久以後,油價也回落了。但從鹿特丹港漲鼓鼓的油庫及不斷上升的期油價格來看,市場對油價的未來還是充滿信心。

能源價格下降亦與中國經濟放緩有關。中國經濟減速令國內鋼材需求下跌,剩餘的鋼材產能結果都送到鹿特丹港,令德國的鑄鋼廠少收了訂單,加上中國對德製汽車的需求下降,對德國的製造業可謂雪上加霜。這從鹿特丹港不斷下降的大宗貨品交易可見一斑。然而,美國及英國經濟卻相當看俏。2015 年來往鹿特丹港與英國之間的汽車渡輪流量上升了13%,與美國的貿易額亦有蓬勃的增長。

隨着中國工人的薪資不斷上漲,歐洲的商家們都把廠房搬到如印尼、越南等工資較低的國家,然而一些企業則選擇將廠房搬到近總部的國家如土耳其,一般稱之為「近岸外包」(near-shoring)。廠房與目的地之間的距離縮短了,遠洋運輸的需求下降了,拉低了運輸價格。對有約四分之一的貨櫃來自中國的鹿特丹港來說,近岸外包對其業績的影響甚為明顯,它的整體貨櫃吞吐量下降了1.1%。若非石油貿易上升,其總貨運量增長難以達到今年的4.9%。有人指出近岸外包的出現可能是全球化進程開始被逆轉的迹象。

來源:明報

Copyrights © Savantas.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