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04 月 01 日
撰文︰葉劉淑儀女士
原文於2018年4月11日刊於《經濟日報》
社會上有聲音要求特區政府回購港鐵,但其實回購上市公司絕對不是理智的方法。特區政府現時已持有75%港鐵股份,政府官員在港鐵董事局能行使投票權,甚至可以將港鐵「退市」(delist),將其股票在市場摘牌,及令港鐵以承擔更大企業社會責任的方式營運,例如將物業買賣所得的利潤補貼票價,以及放棄「利潤最大化」的原則去釐定票價,令市民享有較低廉的車費,同時為員工作出合理的薪酬調整,確保員工有更好待遇。
我曾向港鐵高管提此建議,對方表示技術上並不困難,只視乎特區政府有沒有政治決心將港鐵「公有化」。要移走港鐵這座大山,令港鐵負更大的企業社會責任並不困難,只看特區政府是否願意。
匯賢專題:自資學位進退維谷 一技傍身方為王道
撰文︰江皓明(匯賢智庫政策主任)
原文於2018年4月10日刊於立場新聞
專上教育本身對很多人來說是一項巨額投資,成本除了學費以外還有2-4年的機會成本。本身對學習感興趣,或者學術能力高的同學,要取得經濟學家估計的回報並非難事。但傳統中華文化在香港根深蒂固,「讀書好」的刻板印象在香港社會根深蒂固,難免造成部分同學學術能力欠佳,卻又因為種種原因(如家庭及朋輩壓力,或社會風氣)然而繼續勉強升學,在專上教育體系內掙扎。政策制定者應該顧及這群同學。
Julie Berry Cullen、Brian A. Jacob及Steven D. Levitt教授曾經對芝加哥的公立學校系統進行社會研究,其中一項研究所得是:「讓在傳統學校表現欠佳的同學可以到工藝或廚藝等職能學校取得一技所長傍身,對青少年影響至為深遠。」這個結論值得香港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