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 01 月 26 日
在各個世界主要金融中心的排名表上,香港都名列前茅。這個位置有多鞏固?哪些因素可以幫助香港維持頂級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Louis Pauly 教授受匯賢智庫委託進行研究,探討當前香港在過去成功的基礎上強化其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時,會面臨甚麼挑戰。
行政摘要
- 在各個世界主要金融中心的排名表上,香港都名列前茅。這個位置有多鞏固?哪些因素可以幫助香港維持頂級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本研究旨在探討當前香港在過去成功的基礎上強化其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時,會面臨甚麼挑戰。-
- 我們應將日益重要的香港金融業看作是一種長期轉型的結果。儘管金融業長期以來都在香港的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但現今它僅是本地經濟四大支柱產業之一。雖然它占香港GDP的16%,但其所提供的就業崗位僅占總的6%。
- 現在,外界調查經常把香港定義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就市場整體的廣度和深度而言,只有倫敦和紐約超越香港。作為溝通內地貿易和投融資的主要視窗,香港在銀行、股市、資金管理,以及日益強大的保險業上尤具優勢。眼下與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相關的各種活動更是亮點。新加坡仍是香港的強勁對手,尤其是在外匯和衍生產品交易、國際銀行和債券方面。
- 隨著中國資本管制體系的放寬,重大轉變是可以預見的。熱傳上海因此會趕超香港,但這很可能是數十年以後的事。在此期間,香港有能力進行調整並繼續保持繁榮。作為跨國公司實現其亞洲區域戰略的重要基地、進入中國的幾大金融門戶之一、退出中國的主要出口、中國和國外商業網絡的接合點——香港的獨特地位將繼續延續並加強。
- 將珠江三角洲打造成一體化經濟區的共同協定,新的粵港合作框架協定,和將臨近深圳的前海建成華南服務業樞紐的規劃,都對捍衛香港現有優勢的狹隘戰略構成了挑戰。
- 保持香港金融市場的競爭力和穩定性在一系列新因素的綜合作用下變得複雜。新的政治風險和經濟風險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使得金融監管結構和做法需要持續的檢討和改革。
- 與美國和大部分歐洲國家最近的經歷相比,以及與自身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亞洲金融危機中的經歷相比,香港在2008年證明了其危機管理系統是相當強健的。然而,雷曼兄弟公司的破產以及眾多香港仲介公司在雷曼公司發行的所謂迷你債券的風險和費用上誤導客戶的廣泛指控,顯示出在多個層面存在嚴重的監管缺陷。
- 2008年的金融危機對全球發達經濟體,包括香港,提出了政府要更加積極主動而不是被動反應的要求。不過,一方面要鼓勵競爭衝動以保持金融市場的持續繁榮,另一方面要維持對整體穩定性和安全性的期望,其中即不乏微妙之處了。對香港而言,它還需在國際和大中華保持相對的自主性。
- 在全球和地區層面,香港政府已經證明其在調整金融監管政策時有能力進行戰略性思考並採取建設性行動。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和金融管理局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及以後的合作表明,為加強當今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需要建立一個 “超然”的單一機構,來就健康的香港金融市場及其與更廣泛的經濟體之間的聯繫進行戰略性思考。它應該是一個常設的秘書處和金融監管機構議會的長期智囊。
- 為了更貼近市場,可參考英國計畫設立的審慎監管局(Prudential Regulatory Authority),設立一個獨立和授權明確的金融管理局附屬機構。根據其維持穩定的職責,金管局應當繼續不斷地重新評估和指導宏觀審慎政策,尤其是當它們關係到系統重要性銀行和表面上源自銀行系統以外 (如機構規模、跨境聯繫和金融體系的相互聯繫)的系統性風險的轉移時。重新考慮證監會和港交所的關係時,應該參照國際做法。同樣,有關超越仲裁程式而建立一個獨立、跨行業的消費者保護機構的討論,也應該借助對比分析。
- 我們沒有理由改動金管局管理外匯基金的首要職責。但觀乎目前的外匯儲備規模及與中國和區域夥伴合作機制的擴大,香港有需要檢討過於保守的投資習慣。當局可能並不需要明確地劃分出一個主權財富基金,但是現有外匯儲備和未來外匯儲備中相當大一部分的回報應該以可比地區的主權財富基金的表現為基準。
- 更高的外匯基金投資回報會為政府提供更大的財政能力。出於這種考慮,當前的低稅收政策以及與土地使用相關的政策也應該納入比較分析和公開辯論的範圍之內。靈活的財政政策能促進公共基礎設施和人力資源所需的投資,以維持一個富復原力的國際金融中心,並建立更廣泛的多元化經濟。
- 繼續吸引跨國公司在香港建立地區總部仍然很重要。在這方面,個人稅收優惠的作用可能被誇大了,尤其考慮到快速上漲的住房成本的抵消作用。提供優質的中小學教育,提升廣大勞動人口的語言能力(英語和普通話),改善空氣品質,改善公共健康服務,以及兌現承諾已久的西九文化區中心(West Kowloon Complex)文化設施——所有這些顯然更為重要。
- 就算保持全球最重要國際金融中心之一的地位,也不大可能在數量和品質上產生足以確保未來香港整體經濟活力的工作崗位。香港必須發展新產業。金融將繼續佔據經濟的關鍵一環,但是沒有哪個世界頂級國際金融中心能夠脫離實體經濟和其他產業創新體系。深化香港和內地的金融—實體聯繫,與改善香港內部創新和知識型經濟發展的條件,並不矛盾。香港應該持續進行戰略性的投資,尤其在大學方面。
- 對於金融產業,雙軌戰略非常值得推薦。香港一方面可以向嘗試建立現代金融市場的內地城市提供經驗和專業知識,另一方面可以致力於不斷增強自身國際金融中心的全球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