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 06 月 01 日
作者︰黃楚峰先生 | 來源︰:香港經濟日報
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取得空前的成功,全球超過130個國家派出元首或高級代表出席。由此可見,一帶一路倡議已經得到世界的認同,對於一個面世只有3年多的計劃能有這樣的成績確實令人驚歎。
計劃面世3年多 獲世界認同
除了我國持續上升的綜合國力外,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促進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等高瞻遠矚和互惠共贏概念,也是各國接受的重要原因。
立法會不久前終於通過撥款支持香港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這個與一帶一路倡議息息相關的國際融資機構。當初一些反對派議員,特別是那些打着本土旗號的,對加入亞投行持反對和嘲諷的態度。但是歐洲各大國爭相參與和5月時日本代表明確提出希望盡快加入後,實在再也找不到香港不加入的原因。
筆者記得早年當亞投行還在籌備階段時,便有意見提出希望亞投行的總部設在香港這國際金融中心。可是持續的政治紛爭和佔領行動徹底打破了這個如意算盤,非常可惜。
沿綫國拓基建 港助融資發債
經過多時的討論,香港人慢慢開始認識一帶一路倡議的概念,但是很多人也在問這和香港有甚麼關係,對我們有甚麼益處?大家可能留意到一帶一路上的大多是發展中國家,人口多但經濟較落後和基建不足。要發展這些地方的經濟,就必須大力投入建設基礎設施,如公路、鐵路、機場、碼頭、發電廠和通訊設施等。否則的話,沒電沒路又如何設立工廠生產,沒有機場和通訊設施又如何發展服務業?
畢竟在發展中國家投資數十億元興建大型項目,對大部分私人企業來說是風險太高,有亞投行和絲路基金等的官方機構支持的話情況就完全不同。因此,一帶一路初期,香港主要角色是協助各項目融資發債等的金融和相關專業服務。由於基建投資期長,所以可能在香港發行長期債券,這也可以強化香港債市。當基本基建完成後,將會對香港帶來大量商機。除了投資設廠和開店外,不同的專業人士和服務提供者亦可以受惠於新的市場。
年輕人被誤導 錯過大好時機
要知道一帶一路倡議是一個數十年的宏圖大計,是我們發展的又一個大機遇。可惜部分年輕人對一帶一路認識不深或被誤導,以致錯過了大好時機。政府有責任去大力推廣,讓市民大眾能夠客觀全面去了解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實情況和未來計劃。我們也要持開放的態度,密切留意有關的進展和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