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票当选保有效管治 一厢情愿

2017 年 04 月 11 日

作者︰叶刘淑仪女士  |  来源︰香港经济日报

特首选举提名期结束后,竞选进入直路,相信随后的辩论也不会改变大局。

林郑月娥在1,194名选委中稳夺580个提名,明显占优。胡国兴获得180个来自泛民的有效提名,比曾俊华所得的165张提名还要多,但泛民表明将把325票全部投给民望最高者,我预计曾俊华团队和泛民都会「力谷」曾的民望,确保他在民间全民投票跑出。曾俊华得到30多个商界提名,就算在投票阶段得到更多商界选委支持,大概亦只有50至80票,加上泛民选票,仍不过400票左右,最后林郑月娥高票当选应无悬念。

有评论认为,来届特首要高票当选,以确保特区政府有效管治。我认为这个看法过于简单,未有准确判断香港的形势。过去二十年,特区政府积弱,社会日趋分化,有外因亦有内因,即便在一场只有不足千二名投票人的选举高票当选,也不等于可以解决。

社会严重撕裂 原因错综复杂

目前特区政府施政举步维艰,本届立法会拉布比过去更严重,2017/18年度基本工程开支预算达868亿元,但会期开始至今七八个月,工务小组委员会只通过了136亿元工务工程项目拨款,严重拖慢各项工程,令业界非常担心,亦窒碍香港整体发展。

立法会其实是社会的缩影:社会愈趋两极化,反对力量增长特别快。去年立法会选举,建制派共失去3席;超级区议会议席方面,虽然建制派三大名单得票比上届多七万八千多票,但泛民各名单总得票比上届多出三十万票,邝俊宇更取得49万票,其支持者不乏年轻选民,反映大量年轻人不认同政府,甚至不认同国家。

这个状况难以单靠「外部势力」来解释。香港经历百多年殖民地管治,深受西方思维影响,在历史文化角度看,「外部势力论」不完全错。然而,年轻人的不满还源自许多内因。

青年失自信优势 衍生ABC情绪

过去两个多月,我接触不同阵营的选委,结论是「D300+」并非铁板一块。政党和个别专业界别倾向政治挂帅,只谈重启政改、推翻8.31决定。至于其他专业界别,固然有不少年轻专业人士是举着民主、普选、诚信等旗帜,取代老行尊,成为今届选委,但他们和我交流时,关心的不单是政制问题。他们也关心专业自主、专业发展,并提出种种社会不公义现象,例如贫富差距扩大、土地及公共资源分配不合理等。

国家日渐强大,大量内地人来港观光、购物及购买资产,港人感觉不少过往的优势和优越感消失,以致对自由行及其他一些惠港措施有负面看法,甚至认为香港资源被掠夺。我不认同这种看法,但也明白到一些年轻人觉得「一国两制」对他们来说往往是挑战多于机遇。因此,一部分港人特别年轻的一辈逐渐酝酿出「ABC」情绪——正如资深传媒人褚简宁所说,不仅是Anyone But CY,而且是Anyone But China。凡是中央支持的人都会成为众矢之的。

欠跨党派支持 管治恐更难

3名正式候选人本来都是建制中人。不过,舆论盛传林郑月娥获中央加持,尽管中联办主任张晓明否认为她拉票,但她已成为ABC的狙击目标,每次落区,抗议如影随形。胡官的立场最合泛民心意,提出透过基本法第22条本地立法来防止中央干预本地事务,尤其获得不少掌声。曾俊华对8.31框架、23条立法等问题的立场相对含糊和摇摆,但看来他和泛民选委会谈时,亦能提出一些得到他们欢心的说法。结果,曾俊华和胡国兴仿佛成为泛民代表。

从提名票分析,林郑月娥所得提名都来自建制派,胡官则全靠泛民支持,曾俊华虽获泛民以外部分商界人士支持,但没有一个来自建制核心。换言之,3个候选人都没有跨越建制核心和泛民。就算高票胜出,也无助于修补裂缝。

可能因为备选时间仓卒,而且为官多年,没有经历普选洗礼,林郑月娥至今仍未投入参选人的角色,透过竞选过程掌握社会脉搏,缩窄与反对者的距离,反而在与一些界别见面时不欢而散。由于竞选期间未能发放出足以修补裂痕的政治能量,无法改变青年对她和国家的看法,林郑月娥若当选,开局恐怕比梁振英困难,而特区面对的麻烦可能会更多。

此文章于2017年03月14日刊登于香港经济日报。

2017年03月14日


Copyrights © Savantas.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