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式支付(Contactless Payment): 从八达通到电子钱包

2016 年 08 月 25 日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1015/c70731-27699112.html Apple Pay近日来港再次引起与八达通的比较。在此谈谈欧美与内地非接触式电子支付的发展。

先谈类似八达通的「非接触式智能卡」(Contactless Smart Card),在海外这种智能卡的技术大致无异于八达通,却不如香港一般随处可用;主要用处似乎仍限于公共交通缴费,以提高公共交通处理人流的能力。多伦多的公营交通网(Toronto Transit Commission)近两三年才开始接受使用当地的八达通(Presto Card)入闸;而目前较偏远的车站或巴士班次更尚未接受八达通付款,因此仍需投币或缴付现金。据悉伦敦的Oyster Card情况亦然,其使用情况目前仍限于公共交通。

另一边厢,美国万事达的非接触式付款信用卡PayPass于2003年九月底在奥兰多完成市场测试,并于2005年开始透过各大金融机构批出万事达PayPass信用卡;美国运通亦于2005年推出ExpressPay非接触式付款信用卡。 VisaPay则要等到2007年九月才推出;英国银行界亦于同年开始引入非接触式付款信用卡,以简化大量低于十英镑的日常交易。

时至今日,非触碰技术的应用已不限于付款卡;随着「电子钱包」日渐普及,大家现已可以用手机付款。

上述现象自苹果于2014年推出Apple Pay后变得明显。电子钱包在欧美的雏形包括Google Wallet、Paypal、Wal-Mart及Target,但似乎都没有苹果在二零一四年推出Apple Pay那般声势浩大,Apple Pay在推出头三日内就启用了超过一百万张信用卡。苹果用家的数量似乎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令北美欧洲等市场的主要商家迅速接纳了Apple Pay;在今年二月,接纳Apple Pay的店铺已达二百万。 Apple Pay本身亦有多重安全认证,例如指纹扫描认证等,配合其App Store付款机制的成功先例,Apple Pay的推出自然水到渠成。虽然Apple Pay扣连信用卡,透过信用卡扣款,可以算是信用卡消费的延伸,但手机缴费的技术容许用家将林林总总的信用卡留在家中,只需一机在手即可,确是为用家提供了便利;指纹认证亦为缴费过程提供安全保障。

事实上,这种支付方法在内地早已存在,并已经发展到将近炉火纯青的地步。

北望神州,支付宝似是富中国特色的Paypal,主要负责网上交易的第三方担保,以及管理金融及理财,是中国内地网上银行业务的先行者;但微信支付的主要角色是简略支付流程,并因而对大陆民众的消费及交易模式产生了彻底的影响。微信支付为缴费付款流程提供的灵活性和便利可谓前所未有。微信用户可以在手机内向好友转账、派发定额或随机金额的利是、向商家缴费、甚至透过扫描二维码缴费。在上海、北京等城市,无论是的士司机抑或麦当劳都有用微信支付扫描二维码收费;微信支付还可以用来发工资,亲友之间互相转账、夹钱、还钱、过数更是易如反掌。与Apple Pay相比,微信付款的使用门槛更低,无论买家还是卖家,只需要一部有相机镜头、可以使用微信的手机,就能透过手机付款及收款。

纵观全球,中国似乎在手机付款的应用普及层面遥遥领先其他国家。瑞典近年正逐步透过立法及政策取缔现金的用途和发行量,但现时瑞典的大部份交易依然依赖信用卡和读卡机。外国对非触碰付款的安全隐忧也似乎比较敏感,许多商户都会为非触碰信用卡设定较严谨的金额上限,直至最近才渐渐松绑。欧元区普遍以25欧元为限,超出限额就要输入密码或者以其他方式核实身份。相比之下,绑定银行卡的微信支付实物交易限额每笔每日五万元;虚拟交易限额每笔三千元,每日六千元,实名用户每日转帐限额更达二十万元,明显较欧美宽松。

微信支付代表了内地近年民用科技创新的成就;论便利及通用率,很难有其他软件能与之争锋。至于在香港,信用卡及八达通在香港植根多年,就算八达通近日推出 P2P 「O! ePay」,市民反应亦似乎比较冷淡。近期本港有越来越多的电子钱包服务推出,发展如何需拭目以待。

Copyrights © Savantas. All Right Reserved.